留得枯荷听雨声

留得枯荷聽雨聲

翻開厚重的華夏史冊,傳統文化恰似熠熠生輝的星河,玉石文化與瓷器文化,無疑是其中格外璀璨的星叢,閃耀著先輩的卓絕智慧與非凡巧思。
玉石的故事,古老且動人。史前紅山文化裡,玉豬龍神秘現身,它造型奇特、線條圓潤,既是部落圖騰,彰顯原始信仰,又開啟了雕琢玉器的先河;商周時,「六器」 規制森嚴,用以禮敬天地四方,玉石成了溝通神明的神聖媒介,莊重肅穆。
瓷器文化也不甘示弱。景德鎮窯火千年不熄,元代青花橫空出世,鈷藍髮色明艷,瓶身滿繪《鬼穀子下山》,隨著絲路駝鈴,驚艷西方;到了近代,「毛瓷」 橫生妙筆,瑩白溫潤、輕薄透亮,集工藝大成,承載特殊時代的記憶,讓瓷器魅力綿延不絕。
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》
竹塢無塵門檻清,相思迢遞隔重城。
秋陰不散霜飛晚,留得枯荷聽雨聲。

解析:文中提到「枯荷」 是林黛玉的動情之景、傷心之地。林黛玉將自己比喻為一枝飄零、孤獨的殘荷。秋陰襲她以寒冷,秋雨襲她以傷痛,秋霜襲她以寥寥。雨打殘荷,稀疏清冷,聽著、聽著,不禁要清然淚下。 「留得枯荷聽雨聲」 也成了林黛玉最喜歡的詩句。
透過對詩句的引用和對林黛玉心境的描述,營造出一種孤獨、清冷的氛圍,表達了林黛玉對自身境遇的感傷和對未來的憂慮。
返回網誌